必逛名所
the hills 橄榄山 "一家贴近自然的生活美学馆"
点击进入下一页

东山是广州历史最悠久的老城区之一,这里曾经是“达官贵人”的居住地,有着 600 多栋建造于 20 世纪初的红砖别墅群。如今这些东山洋楼被改造成咖啡馆、餐厅酒吧、杂货店、画廊和集成空间,东山老城区也逐渐成为广州年轻人非常爱去的街区之一。
生活方式集成店「 the hills 橄榄山」图 / mars @ Q。
带一个咖啡馆的香氛专门店「 THEAURA 白鸟之歌」
展览空间「 NISISS PUBLIC SPACE 公园」
橄榄山、白鸟之歌和公园就位于广州东山的三栋花园别墅里,它们是互相独立的服饰杂货店、香氛专门店和展览空间,看似各司其职,又悄悄有着微妙联系。这三个文化气很浓的名字其实来自同一个品牌——在地文化。
精耕细作的生活美学空间
在地文化是由 nisiss 品牌创始人创立的文化品牌,包含多个围绕城市文化精耕细作的生活美学空间(不断扩张中)和非盈利机构 PUBLIC SPACE 公园。橄榄山是在地文化旗下的第一个空间,与 30 多个不同设计师品牌合作经营,有衣物、饰品、器物、家居摆设等物件;白鸟之歌是一个香氛专门店,售卖 20 多个国内外香气品牌的精选商品;公园则是纯粹的展览空间,每两个月更新一次展览。
图 / mars @ X-able
m=mars S=在地文化 Samuel
m: 橄榄山、白鸟之歌和公园的名字分别是怎么来的?

S: “橄榄山”来自圣经中描述的一处土地,也在如今的耶路撒冷,作为在地文化的第一个空间,这个名字其实藏着我们心中对它的祝福。“白鸟之歌”则是大提琴之父卡萨尔斯故乡的一首古老民谣。而 PUBLIC SPACE 直译过来是公共空间,但我们更乐意把它译为公园:在公园里我们可以欣赏景观,可以休息、散步、谈天;在 PUBLIC SPACE ,我们提供与当代议题相关的艺术与设计展览,激发个体思考、辩论、构建立场。公园的特质是依靠来到公园里的每一个个体、群体以及他们发出的行为来定义的;在 PUBLIC SPACE ,观众不仅是展览的观赏者,更是参与者、营造者,甚至构成展览的一部分。从这个角度来解释,PUBLIC SPACE 确实很像一个“公园”了。
m: 三个空间的诞生顺序是怎样的?成立的时候有考虑过它们的共通之处与差异化分别在哪里吗?

S: 三个空间的诞生顺序分别是橄榄山、白鸟之歌,最后是公园。共通之处可能在于,对于每一个空间的呈现,我们希望零售和展览能够融合起来,让每一个作品、物件都有一定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魅力。因此我们会融入展览内容在集成店中,让到店者的体验更丰富。这三个空间是相互独立的,但它们也会不时转换角色和功能。
S: 而差异化在于,橄榄山和白鸟之歌主要是集成店,公园是展览空间。同为集成店,橄榄山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对话关系,在橄榄山我们选择与自然材质、手艺工艺相关的日常生活产品,也努力营造出让客人与物件对话的氛围。我们希望来到这里的人通过触碰木头、棉麻、银锡、水泥,与物对话。而白鸟之歌只专注于香氛这一个版块,我们定义它是一个更人文主义、更具都市感的空间。
m: 你们自己最满意哪一个空间?为什么?

S: 我们的空间非常折腾,基本上每一两个月就要调整一次陈列,之前觉得还不错的空间,很快就要调整。因为我们希望到店的客人能感受到店铺的生命力,一直在生长的感觉,所以我们只能勤快地让空间活动起来。从进门开始的音乐、空气的味道、灯光、陈列,各个方面去做改变。所以也很难说哪个最满意,好像每个空间都在螺旋上升的状态,不过偶尔会陈列出不喜欢的样子,那是内心最纠结和难受的时候。
隐藏在岁月静好背后的“老城区活化”
都市的老城区一直存在人口老龄化和创造力衰减的状况,年轻人群受到 CBD 向心力的影响,纷纷去到更多机会和新鲜事的新城区去了,即使是现在看似活跃的广州东山也不例外。在地文化所做的这一系列生活美学空间,可不仅仅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简单,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很大的命题——老城区的活化。老城区的活化除了改善城市基建和交通之外,还需要很多软性的文化活动和商业配套联动,才能一步一步重新焕发生命力。
m: 为什么对东山老城区情有独钟?是不是有野心把这里变成一个“在地文化地标”?

S: 老城区的活化可能是根植在很多广州年轻人心中的理想主义种子。就我个人而言,从大学时期在广州西关的老城区做口述历史的工作,到如今驻足东山与团队深耕细作,似乎是有联系的。如果很直接地说,应该是最开始当我们路过橄榄山门口的时候,冒昧踏入橄榄山的院子,那时候橄榄山门前的那两棵紫荆花树,随风飘起一片安静的花雨。这一幕让我们非常感动,我觉得这就是老城区独有的魅力。
S: 当初只有一家独立集成店的时候,经营是非常艰辛的。因为周边氛围不足,客人到店并不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,所以那时候我们对每一位能到来店铺的客人都心存感激,毕竟时间对于所有人而言都非常珍贵。那时候总希望,如果在附近,能多一点集成店空间,多一点有趣的展览,多一点咖啡馆,茶寮等等,那么,客人就会更加乐意到这片区域,除了来橄榄山,也可以去看好的展览,去喝好的咖啡或者吃简餐,或者去参与一场有趣的活动。客人的体验和收获会更加丰富,而不是单纯花费 1 个多小时,仅仅来橄榄山。
S: 所以,我们就在能力范围内,尝试去物色东山区域文化理念相通的房屋业主,共同筹划,一点一点地增加这片社区的色彩,看客人觉得缺什么样的配套,我们就尝试筹划,让那个配套出现,让客人更加感到方便和有趣。
在老城区的树荫下,能够观看一流的艺术展览,参与一场诗歌朗诵或音乐小型 Live ,喝一杯咖啡或清茶,阅读一本优秀的设计杂志,找到适合自己理念的香氛,器具,穿戴等物件。就好像在欧洲的咖啡馆,容纳着各种各样事情发生的可能;在日本的居酒屋,为城市旅程提供一个抚慰心灵的注脚;好像以前在大街小巷里的榕树头,乘凉摇扇,谈天说地。这是在地文化团队非常向往的生活想象。
他们做过的和即将要做的
“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,但我们希望首先尝试引入更多当代性、文化性、艺术性的生活方式形态,让更多具有国际视野、优秀创造力和消费力的城市年轻人群,参与和融入老城区的当代社区生活之中。” Samuel 说道。
m: 公园刚刚结束的展览《她说》非常有意思,在 mars 上也有很多用户前去打卡,可以展开讲讲吗?

S:《她说:力量》展览最开始的出发点是为了展示国内九位 70 后女诗人的诗歌,但在网络时代,年轻一代对文字阅读的耐心已经下降,对诗歌的关注也很局限。怎么样可以办一个吸引年轻人的诗歌展,让他们产生共鸣的同时也感受到诗歌的力量?这是策划展览的时候我们所考虑的问题。于是,从九位女诗人,我们的策展负责人关关想到了“当代女性的发声”,想到了声音的力量、书写的力量、个体表达的力量,用她们作为引子,所有的观众在展览中都有表达的权利和机会。
S: 空间里九个高低不一的柱子,代表了九个诗人各自不同的力量,她们通过话筒发声。观众拿起话筒,就像听见诗人跟自己私密的对话,一对一,平等的。空间里设置的两个留言间和留言墙“我说”,在开展的两个月里收到了 2000+ 留言,让展览不仅仅是输入,还有输出,这也很符合 PUBLIC SPACE 想要传达的理念。
m: 你们做过印象最深刻的 pop up 、展览或活动是哪一次?

S: 以前橄榄山做过一次“五行”金木水火土的展览,每月一个元素,与不同的品牌合作,共同以那个元素进行即场的创作展览。另外就是这一次的“没有·关系”联展,我们邀请了艺术家驻场,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即场创作,几乎 80% 的展品都是通过提前策划、准备,然后即场在公园通宵达旦地创作的,整个过程非常有趣。艺术家在开幕期间,也以“行为艺术”的方式,作为其中一个展品呈现,以此来传递展览所要表达的情绪,相当到位传神。整个空间就好像一个由观念元素组成的“绿野仙踪”一般……如果感兴趣,我周末现在都会定时去参与导览工作,期待有机会和大家偶遇分享。
这群在老城区工作生活的年轻人,不断在项目经营与社区生活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平衡,在他们的努力下,东山老城区也确实正在变得越来越有活力起来。Samuel 透露,目前他们还在悄悄筹划一个专门收集配饰和包袋的设计集成小店,里面除了常规代理的配饰品牌,还计划和不同的品牌主理人做联合策展,在一个固定的房间做互动装置展览,把游乐场和集成店的理念融合在一起。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,东山又将多一个吸引你一去再去的有趣小地方。
文/缝一圈
图/在地文化
查看更多
查看更多